華為公布的數據顯示,2013年作為華為逆變器發(fā)展元年,當年出貨量達到1GW。華為在逆變器本身的創(chuàng)新主要來源于信號基站設備應用和積累。“都說光伏應用環(huán)境惡劣,但我們做的信號基站有時環(huán)境惡劣的多,而且也不會像光伏電站這么頻繁的維護,所以對設計和品質要求更高。”華為市場總監(jiān)許映童說,“我們在深圳有個部門專門搜集全球各地項目出現的問題,在設計逆變器的時候,就參照我們過去犯過的錯誤和各種環(huán)境下電子元件的工作和老化情況。”
所以設計逆變器方案之時,華為做了三項重大調整:重新設計了散熱方案;不用直流熔絲接地,避免直流拉弧故障引起火災,取而代之的是華為專利的智能殘余電流檢測RCD及電路切斷技術,也避免了可能引起的電擊事故。據《光能》和Solarbe.com聯合調查的結果中,國內光伏電站電擊事故已經屢有發(fā)生,筆者朋友公司的一個同事,在檢查一個屋頂分布式光伏電站時,手無意中觸摸到電池板,瞬間被電流彈開,如果不是被其它同事拉住,就要從六樓摔下,釀成慘劇。
第三點改進是華為采用了硅元器件替代了銅制元器件,從而實現逆變器25年壽命的承諾。
在市場方面,華為的500MW小機大多發(fā)往約旦、羅馬尼亞、喀麥隆、西非15國等,在這些地區(qū)的知名度,華為是遠超SMA等純粹的逆變器廠商的。而在中國市場,包括英利CEO苗連生在內的多少中國企業(yè)家奉任正非為最尊敬的企業(yè)家,《華為的冬天》等文章,也成為企業(yè)居安思危的新《圣經》。華為,在市場方面有著天然統(tǒng)治力。
目前華為又接連簽訂了4GW左右的戰(zhàn)略協議,其中1.3GW的訂單(非合同)。雖然最終落實多少需要看項目具體執(zhí)行情況,但目前部分用戶的熱情已經被點燃了。
歐姆尼克在最近的一次發(fā)布會上,除了介紹自己逆變器的wifi和監(jiān)控技術之外,也對比了組串式相比集中式的發(fā)電能力的提高,跟華為相似的,發(fā)電量提升5%左右。
改進型大機:未來的中流砥柱
逆變器市場跟組件不同,類似互聯網產業(yè),只認老大,而且客戶都是一樣的“沒良心”,缺乏忠誠度。近幾年大機市場一直波動很厲害,除了陽光始終穩(wěn)坐釣魚臺,高居榜首,其它企業(yè)排名調整幅度非常大。(歷年出貨量排名,2013年第二名特變電工,第三名艾默生;2012年第二名特變電工,第三名艾默生;2011年第二名艾默生,第三名兆伏)有企業(yè)戰(zhàn)略、質量/設計因素、自產自銷等原因。排名前十的大機廠商中,特變電工得益于集團在西北地區(qū)如火如荼的地面光伏電站;正泰逆變器在北美市場反響不錯,國內也有正泰太陽能助其消化產能;南車近兩年銷量大幅上升的一大重要原因是從2009年開始做的很多鋪墊工作,如同三峽新能源的合作已經陸續(xù)鋪開;科諾偉業(yè)則是靠著EPC提高逆變器的銷量;艾默生則市場份額有所下降。
而南車也剛剛和協鑫新能源簽訂了三年共同開發(fā)1GW光伏電站的目標。株洲南車時代電氣總經理任其昌稱南車此舉并不只是為了逆變器銷售,而是希望在新能源產業(yè)走的更快、更遠。今年計劃交付400MW的光伏電站,但從目前各省緩慢的審批進度來看,難度頗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