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刭客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中國領先的太陽能光伏資訊與產品導購平臺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觀點 » 正文

中國迅速攀升的光伏裝機規(guī)模背后隱藏諸多隱憂 光伏標準缺失已成短板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14-05-29  來源:中國環(huán)境報  作者:紅煒  瀏覽次數:315


“項目用的組件全是清倉和退貨,組件功率190W、220W、230W不等,全部貼成245W來充數。支架、匯流箱、逆變器、10KV升壓變等光伏電站設備都是自家集團企業(yè)生產的,整個牛頭不對馬嘴,這樣的電站質量,遲早會出事的。”這是去年網上熱傳的一篇《一個老EPC(工程總承包)眼中的光伏電站真相》的呼吁。

二是大規(guī)模資本止步于光伏電站市場。任何市場都離不開資本的支持,投融資問題已成為分布式光伏電站發(fā)展的重大障礙,一邊是業(yè)內呼吁資本進入,一邊是資本欲進又止。

由于光伏產品的好壞從外觀難以分辨,屬于典型的“路遙知馬力”型產品,出于對產品質量的擔憂,銀行與保險公司都不愿為電站融資及承保。

2013年,國家開發(fā)銀行到發(fā)放貸款的光伏電站實地調研,發(fā)現結果并不樂觀,在同一個地區(qū)采用不同設備的發(fā)電小時數差別非常大,這對行業(yè)的長遠發(fā)展,特別是金融機構的投資是一個比較大的威脅。

目前,保險公司對光伏產品的承保期限大多為1年,這與光伏電站25年的運行期相去甚遠,由于缺乏長期數據以及光伏電站運行中出現的質量問題,保險公司舉棋不定。

一家金融公司意欲進入光伏電站市場,組織了40人對全國光伏電站進行深入考察,結論卻是“中國光伏市場融資環(huán)境尚需成型商業(yè)模式支撐”:30%建成的3年以上的電站都不同程度出現了問題,建設1年的電站成本、收益都出現了較大的波動,有的建成3年的電站設備衰減率甚至達到了68%。

“我們知道行業(yè)亟須25年的保險產品,但很多光伏電站運行兩三年后就出現了問題。”太平洋財產保險公司副總經理蘇力軍曾表示。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歐樂光伏網
廣告投放 24H在線客服:
???王霞點擊這里給我發(fā)消息
???0534-2716889
???18613603601
VIP會員辦理 VIP會員辦理顧問:
???趙倩點擊這里給我發(fā)消息
???13210998072
媒體合作/邀請 歐樂光伏網主編:
???史清洋點擊這里給我發(fā)消息
???13515349315
aolar官方微信
aolar微信訂閱號
aolar手機版
aolar手機版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方式 | 使用協(xié)議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