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發(fā)改委曾在5月18日推出80個鼓勵社會資本投資的項目清單,除去三十個分布式光伏規(guī)模化應用示范區(qū)、兩個信息基礎設施項目以及兩個油氣管道改造項目外,余下46個項目均能對應具體的項目名稱。
在這46個項目中,部委已批復的有20個,其中4個已開工建設,7個預計年內開工;另有18個項目尚處于前期論證或者等待部委批復階段。這一數據是記者通過采訪地方發(fā)改委、項目公司以及梳理公開報道計算所得。
記者統(tǒng)計顯示,46個項目中已有42個項目確定了項目公司,占比高達91%。這些項目公司的股權結構呈現多元化狀態(tài),股東既有當地政府或者平臺,也有外資、民資、央企甚至外地的國資企業(yè)。在研究投融資領域的專家看來,后者統(tǒng)稱為社會資本,社會資本并不僅僅局限于民營企業(yè)。
截至記者發(fā)稿前,已有30個項目確定引入社會資本,占比將近三分之二。在采訪中,一些地方發(fā)改委人士認為,正是這些項目已有社會資本入股,因而才被選為首批鼓勵社會資本進入的示范項目。
記者采訪了解到,在國家發(fā)改委公布示范項目名單之后,一些以當地投融資平臺作為項目主體的平臺公司也接到社會資本的入資咨詢,當地發(fā)改委則將社會資本再次入資的條件交予項目公司,由項目公司和社會資本商談具體的合作事宜,社會資本進入的增量條件也呈現多樣性。
30個項目已引入社會資本
此前,對于社會資本這一概念,外界僅僅將社會資本解釋為民營資本,實際上有所誤解。金永祥對本報記者表示,社會資本是從地方政府的角度而言,只要不是地方財政及其控股的平臺出資的資本都可以稱為社會資本,因此民資、外資、央企、外來的國有企業(yè)都可以稱為社會資本。
在計算油氣管網及鐵路項目時,本報記者則將中石油、中石化或者鐵路總公司出資之外的資本計為社會資本。依據前述兩個標準,本報記者統(tǒng)計顯示,已有30個項目確定引入社會資本,數量占到46個具體項目的三分之二。多個省份的發(fā)改委相關負責人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正式因為這些項目在國家公布之前已有社會資本進入,所以才會被選為鼓勵社會資本進入的示范項目。
在項目公司的股權結構中,社會資本的占比超過50%的項目數量為15個,占到確定引入社會資本項目總數30個的一半。“社會資本占比多大還是取決于商業(yè)談判,沒有一個固定的方式,社會資本進入一個項目,最好是社會資本控股,以調動社會資本的積極性。”發(fā)改委投資研究所投資政策研究室主任吳亞平對本報記者表示,“社會資本如果是參股的話,只是財務投資者,(社會資本)會覺得自身并未掌握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15個項目之中,有9個項目是由社會資本全資控股。這些項目主要集中在一些煤化工、港口及高速公路領域。前述福建省發(fā)改委人士對本報記者稱:“這些項目市場化程度相對較高。”
光伏項目也屬于市場化相對較高的項目。前述發(fā)改委能源研究所的負責人在調研光伏示范園區(qū)之后對媒體表示,社會各界都在嘗試成立基金,用于光伏電站投資和收購。
在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工信部已分兩批向19家民營企業(yè)發(fā)放了虛擬運營商牌照,獲牌的虛擬運營商已在開展業(yè)務,有關民營企業(yè)可參與寬帶接入網、數據中心、移動虛擬運營試點項目。
對于外界關注較高的油氣管網引入社會資本的兩個項目,國家能源局早在今年2月已正式印發(fā)《油氣管網設施公平開放監(jiān)管辦法(試行)》,通過政策明確油氣管網設施開放的范圍為油氣管道干線和支線以及與管道配套的相關設施。但是,根據中石油和中石化的年報,油氣管網是兩者虧損的板塊,社會資本進入之后如何盈利仍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