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刭客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中國領先的太陽能光伏資訊與產品導購平臺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yè)資訊 » 正文

來自海外一線光伏人士的心聲:打入美國市場需要本地化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18-05-23  來源:OFweek太陽能光伏網  瀏覽次數:178
核心提示:面對種種困難,我國光伏產業(yè)該如何應對?近日,OFweek太陽能光伏網特別采訪到了常年奮斗在海外一線的資深光伏人士彭聲凱(Morgan Peng)先生,談談他多年的海外光伏運營經驗,并針對我國光伏產業(yè)在海外的發(fā)展等問題進行了討論。
所謂盛極必衰,經歷了連續(xù)多年的爆發(fā)之后,中國國內的光伏市場需求似乎已經趨緩。一季度9.65GW的裝機量雖然取得了22%的同比增長,但是普通光伏電站裝機量同比下降了64%。分布式光伏爆發(fā)的同時,普通光伏電站的裝機萎縮嚴重。而根伏據最新的政策,分布式光的發(fā)展也將受到“嚴控”,2018年我國的光伏發(fā)電新增裝機或將迎來近年來的首次下滑。
國內市場的不確定性對行業(yè)的影響直接表現在光伏產品價格之上。從一季度單多晶價格戰(zhàn)開啟的光伏產品降價潮延續(xù)到了二季度。目前為止,多晶硅片價格已經跌破部分廠家的成本線。業(yè)內預期的“630”搶裝潮到五月底依然不見蹤影。
在此情況下,我國光伏企業(yè)亟需開拓海外市場。但是今年以來,美國的“201”、“301”調查來勢洶洶,加上歐盟及印度的虎視眈眈,我國光伏產業(yè)“走出去”形勢不容樂觀。面對種種困難,我國光伏產業(yè)該如何應對?近日,OFweek太陽能光伏網特別采訪到了常年奮斗在海外一線的資深光伏人士彭聲凱(Morgan Peng)先生,談談他多年的海外光伏運營經驗,并針對我國光伏產業(yè)在海外的發(fā)展等問題進行了討論。
來自海外一線光伏人士的心聲:打入美國市場需要本地化

資深光伏人士彭聲凱(Morgan Peng)先生
彭聲凱(Morgan Peng)先生目前供職于世界500強的偉創(chuàng)力,負責偉創(chuàng)力全球太陽能運營部門。十幾年來,彭聲凱常年奮斗在海外一線,幫助過多家制造型企業(yè)在海外(包括中國、印度、菲律賓、墨西哥等)的制造升級及產能提升等相關項目;2011年加入晶科能源,負責了晶科能源海外的第一個光伏工廠的興建與運營;2015年也曾協(xié)助阿特斯在泰國和越南的產能布局及全球銷售計劃;2016年加入世界500強偉創(chuàng)力,負責全球太陽能部門運營,管轄范圍包含了馬來西亞、巴西、臺灣、美國等地的光伏工廠運營。
談及國內市場的發(fā)展,彭聲凱表示,中國已經是最大的光伏市場,各種相關產業(yè)、上下游供應鏈、法規(guī)、補貼、人民的接受度等等也都比前幾年有了很大的進步。但在真正的研發(fā)及創(chuàng)新上面還是比較欠缺,未來的需要在這方面多加心力并加緊開拓海外的終端市場及服務體系。
海外建廠需要重視后期運營
隨著國內光伏企業(yè)的迅速發(fā)展,在海外投資建廠成為了國內企業(yè)的重要發(fā)展手段之一。帶領中國第一批光伏企業(yè)到海外建廠的資深專家,彭聲凱認為,因為每個國家的國情、法令、文化都不一樣,在海外運營一家制造型企業(yè)需要面臨各種挑戰(zhàn),都需要有豐富國際經驗的人士帶領團隊用心的經營才能有成功的機會。
來自海外一線光伏人士的心聲:打入美國市場需要本地化
其中建廠是一回事,運營又是另一回事。后期運營的部分首重人力資源管理,人是企業(yè)運作的靈魂,任何事情都離不開人。這在海外公司尤其是西方體系的國家特別需要注意,無論有無工會,各種HR相關的法令法規(guī)、政策、EHS等必須清楚實際內容并遵守。此外,平時的員工管理也是很多中國企業(yè)踏出國門的困難點,無論是基層、中層還是高層,所有的管理模式都是需要調整。這個說起來容易,但是拿捏可真不容易。主要需要緊握住幾個原則:
1、法規(guī)法令清楚解讀并遵守;
2、本地化管理,包含本地人及本地方法的管理,適當的中西結合也不錯;
3、產品及生產技術掌握,時時更新;
4、看結果也看過程,經營管理者需要深入了解每一項工作的流程與細節(jié),畢竟這是在不熟悉的國家經營。
彭聲凱表示,想和工會及勞工組織建構良好的關系,不是辦辦活動、發(fā)發(fā)獎品那么簡單。需要在法律條款上的基礎上建立符合當地民情文化的友善關系。比如中東、東南亞等地勞工有非常強烈的宗教信仰,如何尊重他們的宗教文化與禁忌并提前溝通安排宗教節(jié)日排班生產,這也是國內管理人員較為欠缺的一個方面。另外,離職員工的離前溝通,工作交接等等也需謹慎,因為員工忿忿然離開,反咬公司一口的事情也是時有所聞。
本地化是關鍵
今年以來,美國的“201”、“301”調查來勢洶洶,我國光伏產業(yè)“走出去”面臨困境。對此彭聲凱表示,美國市場占全球的比重雖然逐漸縮小,但依舊是光伏兵家必爭之地。綜合考量201條款的免稅電池配額優(yōu)勢、終端需求的趨勢、品牌優(yōu)勢甚至公司戰(zhàn)略層次的思考等多方面,我國光伏產業(yè)依然有必要布局美國市場,而主要的基礎手段就是在美國建廠,但建廠不應只是建廠,應該是公司戰(zhàn)略布局的開端。
經過這幾年在海外的擴產經驗,國內光伏企業(yè)已經掌握海外建廠的能力,關鍵還在于后期運營的管理能力的提升,這也是除了成本及既有產能之外,光伏企業(yè)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
彭聲凱認為,在美國建廠應該作為國內企業(yè)經營美國光伏市場的戰(zhàn)略層次來思考,是一種商業(yè)模式的競爭!今年初以來,美國家用屋頂的裝機量高速成長,家用屋頂、微型電站、及電站共享機制正在興起。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是終端用戶(C端),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工廠和市場的經營戰(zhàn)略就必須提高思考層次。
美國人對國家的認同相當的高, Made in USA對美國人來說是一種驕傲也是一種信任。以汽車行業(yè)為例,美國的豐田汽車是日本品牌,但是從生產、銷售、維修等一連串的服務都是本地化的。對美國人而言,開著豐田車也是開著美國車,卻擁有日本精湛工藝的美國車。
若是國內光伏企業(yè)能認同這市場趨勢,那么建廠只是一個開始。真正的挑戰(zhàn)在于實現產品及服務體系的本地化。
未來,國內的家用光伏模式,結合產品、安裝、維修更換等服務能在美國開展,美國人用著高性價比的光伏產品。配合上述本地化生產的優(yōu)勢和品牌效益,效果可謂相得益彰。據了解,已經有國內的大廠開始思考這樣的模式,只是這樣的商業(yè)模式改變需要遠見和膽識,初期也需要更多國際化的人才來配合整個項目的進展。
彭聲凱最后表示,在國內市場需求放緩的情況下,國內企業(yè)“走出去”也需要加緊開拓新興市場。目前來看,拉美、非洲等地的光伏市場發(fā)展指日可待,印度、臺灣及東南亞市場也蘊含著極大的機遇。另外一些國家例如英國、美國等有儲能項目的配合,對于光伏也有很大的需求。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推薦品牌
光伏圖集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視頻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歐樂光伏網
廣告投放 24H在線客服:
???劉炳慧點擊這里給我發(fā)消息
???15266903315
VIP會員辦理 VIP會員辦理顧問:
???吳蘇文點擊這里給我發(fā)消息
???15069236023
媒體合作/邀請 歐樂光伏網主編:
???鈕潤敏點擊這里給我發(fā)消息
???18315915289
aolar官方微信
aolar微信訂閱號
aolar手機版
aolar手機版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使用協(xié)議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魯ICP備1400494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