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刭客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中國領先的太陽能光伏資訊與產品導購平臺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yè)資訊 » 正文

轉載丨從“SMA中國”到愛士惟,一場私有化的圖謀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19-04-19  來源:太陽能發(fā)電網  作者:吳軍杰  瀏覽次數(shù):325
核心提示:年初,全球光伏逆變器龍頭德國SMA集團宣布其中國公司由管理層收購而私有化,由此組建的新公司更名為愛士惟新能源技術(江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愛士惟”)。

年初,全球光伏逆變器龍頭德國SMA集團宣布其中國公司由管理層收購而私有化,由此組建的新公司更名為愛士惟新能源技術(江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愛士惟”)。

當下的全球光伏市場正在發(fā)生深刻變革,中國光伏市場進入深度調整期,歐洲光伏市場卻強勢復蘇,作為全球光伏逆變器龍頭企業(yè),德國SMA集團此時的舉動,毫無意外引發(fā)行業(yè)輿論一時熱議。

SMA中國為何在此時選擇這樣一種方式獨立?這是否預示著SMA集團深耕中國市場數(shù)年之后的無功而返?是否意味著SMA對中國市場的放棄?在逆變器市場競爭已白熱化的當下,新成立的愛士惟又有什么樣的優(yōu)勢立足于這個殘酷的市場?

帶著這些疑問,太陽能發(fā)電網記者日前在濟南專訪了前SMA集團中國公司總裁、現(xiàn)任愛士惟董事長張勇博士。

“這是一個經典的光伏企業(yè)運營案例。”張勇說。

他對記者表示,此次管理層收購經過了長時間的醞釀和精心準備,對SMA集團和新成立的愛士惟公司,都是一次重大戰(zhàn)略調整,也是一次典型的雙贏操作。 

不只是更名那么簡單

SMA中國的前身于2008年創(chuàng)辦于江蘇揚中,創(chuàng)辦之初主要代理國際知名品牌逆變器在中國市場的銷售,是國內第一批代理國外品牌逆變器的中國公司之一。2012年,該公司被德國SMA集團收購,由此成為SMA集團控股子公司。

作為世界上成立最早的逆變器生產商和行業(yè)巨擘,SMA集團在全球逆變器市場縱橫38年,一直是光伏逆變器行業(yè)的標桿企業(yè),其出貨量、銷售額及利潤多年來均穩(wěn)居世界前列,服務對象遍及2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

六年之后的2018年,SMA中國公司宣布進行戰(zhàn)略重組,由原中國區(qū)總裁張勇帶領的SMA中國公司管理層啟動MBO(管理層收購),100%收購SMA中國公司股權并獨立運營。

一家全新的逆變器品牌企業(yè)——愛士惟,由此橫空出世。

“愛士惟(SMA中國)的獨立,是基于市場形勢的變化而進行的深度戰(zhàn)略調整,我們和SMA集團之間,也將由此前的統(tǒng)屬關系變成深度戰(zhàn)略合作伙伴關系。”

對于業(yè)內對公司私有化的疑問,張勇并未回避。在他看來,自2012年SMA集團入股以來,如果僅僅就其產品在中國市場的銷售來看,確實有些乏善可陳。“但很多人顯然都忽略了一個問題,SMA集團當年為什么要在中國布局?”

張勇表示,作為一家德國公司,SMA的主要市場一直是全球市場,它的技術和質量沒有人會懷疑,但在競爭日益激烈的情況下,特別是面對越來越多來自中國等具有成本優(yōu)勢的國際市場競爭者時,成本控制對于SMA而言就成為一個明顯的短板。

“當時的SMA急需一個有競爭力的生產基地和戰(zhàn)略采購平臺,這是SMA中國公司的核心戰(zhàn)略定位。當然,SMA同樣也希望以此深入中國市場,但我們的首要任務是服務好國際市場,這也是SMA中國公司的業(yè)務中為何國際業(yè)務始終占大頭的根本原因。”

對此,有當年SMA集團發(fā)言人的公開表態(tài)為佐證:“通過該交易,SMA將比預期計劃更快打開中國的采購渠道,并加快推進(公司)現(xiàn)行的成本降低措施。”

“531”之后的中國光伏市場,進入了深度調整期,一方面市場觀望情緒濃厚,一方面平價上網曙光初現(xiàn)。而此時,沉潛數(shù)年的歐洲市場卻開始強勢復蘇。

“在這樣的時刻,所有全球布局的企業(yè)都將做出應對性戰(zhàn)略調整,這是SMA集團中國公司獨立的背景之一。”張勇說。

另一個導致SMA中國尋求獨立的原因,則來自于SMA集團自身的優(yōu)勢。

德國公司聞名于世的嚴謹管理體系,毫無疑問是一個顯著的優(yōu)點,但卻也正是因此,讓聽命于德國總部的SMA中國公司在面對快速變化的中國市場時,顯得有些反應遲緩。再加上服務于國際市場的戰(zhàn)略定位,讓其在價格競爭更為激烈的中國市場,一直難有所為。

優(yōu)勢和劣勢本是一體兩面,此處的優(yōu)勢,或許就是彼處的劣勢。也就是說,SMA嚴苛的管理體系,在某種程度上卻也正是造成其在中國市場拓展不利的原因之一。

這樣的局面,多少有些令時任SMA中國公司總裁的張勇感到無奈。在他看來,SMA中國公司雖然也有一定的獨立性和競爭力,但來自于集團的管理體系和決策流程帶來的低效和約束,也相當明顯。

顯然,SMA集團也意識到了這一點。

“這正是此次管理層收購的根本原因,目的是放手讓愛士惟(SMA中國)去獨立成長。”

不過,此舉并不意味著德國SMA集團就此退出中國市場。

“雙方的市場化合作關系,不僅可以讓愛士惟更好地服務于SMA集團的國際化戰(zhàn)略,特別是在供應鏈管理和代工方面,愛士惟這個更具自由度的平臺也有利于SMA更深度拓展中國市場。與此同時,作為一個獨立品牌,愛士惟也將借由SMA集團的國際資源進入國際市場。”

張勇說,這是一次非常健康的交易,也是一項實打實的雙贏交易。

“獨立,是把整個公司搞活了。

對于愛士惟來說,獨立的好處顯而易見,除了將獲得更大的運營自由度以外,還將獲得來自于SMA集團相比此前作為子公司還要多的支持。

“愛士惟的獨立,不但可以經由市場化合作關系大大提高與SMA集團之間的合作效率,還可以充分發(fā)揮自身完善的“德系”生產體系創(chuàng)造出更大的市場價值。”

據張勇介紹,SMA集團與愛士惟之間的深度戰(zhàn)略合作,將體現(xiàn)在五個方面。

首先,SMA集團將把更多的代工訂單交給愛士惟;第二,基于對愛士惟“德系血統(tǒng)”研發(fā)能力的信任,SMA新一代逆變器產品的研發(fā)工作也將由愛士惟承擔;第三,SMA將通過愛士惟加大對中國優(yōu)質優(yōu)價原材料的采購;第四,此前SMA中國出產的所有逆變器的質保和運維業(yè)務交由愛士惟執(zhí)行;第五,愛士惟將成為SMA逆變器在中國大陸地區(qū)的獨家經銷商。

對于愛士惟的獨立運營和未來前景,張勇充滿信心。

“我們不僅擁有六年‘德國化’所形成的更加完善的生產質量管控體系,更重要的是,在SMA中國成立之初,我們就堅持保留了完整獨立的研發(fā)體系,否定了將中國公司研發(fā)部門變成集團研發(fā)體系一部分的方案。”

這是張勇最大的底牌之一。

與此同時,作為碩果僅存的兩家首批中國光伏逆變器企業(yè)之一,愛士惟此前本來就具備完整的逆變器生產技術和完善的產品線,六年的“德國化”,在進一步強化和優(yōu)化了其技術和研發(fā)能力之外,無疑還為其品牌形象添加了一絲“貴族”光環(huán)和品質內涵。

張勇認為,隨著國內市場平價上網的日益迫近,降本增效與質量升級成為光伏行業(yè)的迫切需求,“以德國品質,做中國‘智’造,這是愛士惟的發(fā)展契機。”

4月伊始,愛士惟宣布推出國內逆變器行業(yè)首個六年標準質保承諾。愛士惟相關人員表示,希望客戶購買逆變器時,獲得的不僅是一件產品,更是一份安心。

“愛士惟的獨立,既是因勢而變,也是公司成長至今的必然選擇,從過往的發(fā)展中也可以看到,我們的每一次改變其實都是一次成熟,都讓我們變得更加穩(wěn)健。”

“說白了,愛士惟的獨立,是把整個公司搞活了。”張勇說。

“欲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毋庸置疑,不管怎么改名換姓,市場最終認的仍是企業(yè)的技術實力與品質,從“SMA中國”到愛士惟,這家公司未來的表現(xiàn),無疑值得期待。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推薦品牌
光伏圖集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視頻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歐樂光伏網
廣告投放 24H在線客服:
???劉炳慧點擊這里給我發(fā)消息
???15266903315
VIP會員辦理 VIP會員辦理顧問:
???吳蘇文點擊這里給我發(fā)消息
???15069236023
媒體合作/邀請 歐樂光伏網主編:
???鈕潤敏點擊這里給我發(fā)消息
???18315915289
aolar官方微信
aolar微信訂閱號
aolar手機版
aolar手機版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方式 | 使用協(xié)議 | 版權隱私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魯ICP備1400494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