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刭客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中國領先的太陽能光伏資訊與產品導購平臺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人物訪談 » 正文

避開光伏主場競爭 中盛新能源謀二度轉型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14-04-02  來源:經濟觀察網  瀏覽次數(shù):340
核心提示:“我們的目標是在4月份把B輪融資做完,大約3000萬至3500萬美金,之后就開始啟動IPO,會開始在納斯達克或紐交所上市的流程,這個流程差不多要跑兩到三個季度”,3月31日,中盛新能源CEO佘海峰在接受經濟觀察網記者采訪時表示。
微信廣告
       “我們的目標是在4月份把B輪融資做完,大約3000萬至3500萬美金,之后就開始啟動IPO,會開始在納斯達克或紐交所上市的流程,這個流程差不多要跑兩到三個季度”,3月31日,中盛新能源CEO佘海峰在接受經濟觀察網記者采訪時表示。

 
  據(jù)了解,中盛新能源已經在2013年底完成重組,這是公司的第二次轉型,未來,包括佘海峰在內的所有團隊,都將只在這家要做IPO的公司任職。B輪融資主要是為今年到明年上半年的電站項目提供資金。

 
  新模式

 
  在佘海峰看來,這一次轉型,就像是從做建材轉向去做整個建筑,“英利全球每年的銷售量是SolarCity的近50倍,但是它的市值只有SolarCity的1/10,這就是制造企業(yè)和做下游的整體智能化解決方案企業(yè)的價值所在”。

 
  從金融危機之后,中盛新能源開始避開光伏制造業(yè)的價格廝殺,進入下游市場。

 
  與同行近兩年才啟動下游市場相比,這個時間差為公司贏得有利的先行條件。“5年前的光伏下游行業(yè),全球都在起步階段,在人才和訊息的獲得上也更為容易,在參與一些國際光伏電站招標時,我們通常都是唯一可以參與招標的中國企業(yè),而今天,在電站EPC環(huán)節(jié),ABB、西門子這樣的公司都慢慢進入,難度則大得多,要求提供已建成案例也成為一道門檻”,佘海峰表示。

 
  去年,中盛新能源電站業(yè)務占整個收入比例的50%,國外市場占公司總業(yè)務90%的比例,毛利率約在18%至20%,而光伏制造業(yè)利潤率則不到10%。

 
  據(jù)了解,公司具體業(yè)務模式為三種,一是賣EPC服務和運營服務,二是自己開發(fā)、投資電站,然后運營一兩年賣掉,再有是其中賣電的收入。

 
  “其中,第二種銷售占的比例會越來越多,賣的電站其實是個優(yōu)良的金融資產,收益率穩(wěn)定、現(xiàn)金流可預見,毛利率約在30%左右,但這需要比較強的融資能力和比較多的資本金,這也是公司上市的目的”,佘海峰說。公司期望在2018年以前,全部銷售來自于下游電站業(yè)務,而公司的組件銷售則完全服務于內部下游的需求。

 
  佘海峰說,我們現(xiàn)在就是像房地產商一樣,自己建EPC的電站和投資的電站,自己做物業(yè),等到物業(yè)做大之后就會把物業(yè)公司獨立出來,去接其他的單子,就像萬科物業(yè)獨立了一樣,形成自己的一些技術和服務水平、服務品牌,這也是未來的一個方向。

 
  背水一戰(zhàn)

 
  在此之前,中盛曾錯過一波上市行情,由此展開“面對死亡”的轉型。

 
  在2005年中盛光電剛成立的時候,主要從事光伏制造,“中國當時也有幾家開始做制造業(yè),比如尚德。我們那時候的想法就是,別人做什么我們也做什么。尚德做組件,我們也做組件,它做電池片,我們也做電池片,后來尚德做硅片我們也做了硅片。當時很多成功的企業(yè)都是我們的榜樣。” 佘海峰說。

 
  在當時的一波浪潮中,中盛光電也曾想跟隨大部隊赴美國上市,公司曾在2007年、2008年成功完成了幾輪私募,卻在剛剛啟動上市的一個禮拜里,遭遇了金融危機。

 
  “華爾街的金融危機席卷而來,使我們就此錯過了,而當時在美國資本市場IPO的很多光伏公司,每家至少拿到1億美金,但是我們當時沒有趕上”。佘海峰說。

 
關鍵詞: 光伏企業(yè)

 
[ 資訊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推薦品牌
  • 力諾光伏組件
  • 正泰新能源
  • 通威太陽能
  • 興業(yè)太陽能
  • 皇明太陽能
  • 固德威并網逆變器
  • 天威新能源
  • 正信光伏
  • 華為逆變器
  • 陽光電源
光伏圖集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