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章顥繽認為,2014年是中國光熱發(fā)電行業(yè)的發(fā)展元年,一方面政策逐漸明朗,中控獲得了示范項目的電價,中廣核德令哈項目開工,首航也有很大的發(fā)展;另外一方面設備國產化率相比以前也大大提高,報告顯示,目前國內光熱電站建設的設備國產化率預計可以達到90%。
章顥繽介紹稱,“光熱項目的選址需要考慮多方面的因素。第一是光照資源;第二是地面情況,包含地質情況,土地的平整度,地勢條件等;第三是電網條件;第四是水源情況;第五是建設投資條件,涵蓋的內容比較多,包括民族問題,地方政府政策問題等等。”

“中海陽西藏50MW槽式項目是在充分考慮了上述因素之后才確定的”。她說:“西藏是中國光照資源最好的地區(qū),最適合發(fā)展太陽能光熱發(fā)電項目,我們的項目選址是在山南,海拔平均4000米左右,DNI數(shù)據(jù)平均在2000以上,附近有雅魯藏布江,水源相對比較充足,土地也比較平坦,選址地距離拉薩車程是4.5小時。項目一期裝機50MW,土地非常平整,交通也十分便利,地表為沙化和鵝卵石。”
項目并網條件方面,該項目離220變電站直線距離在20公里左右,電網接入情況非常好。該項目選址的優(yōu)點一是日照小時數(shù)比較高,年發(fā)電小時數(shù)比較高。第二是水源豐富,可以采用水冷,汽輪機效率高。第三,緯度較低,集熱器余弦損失小。缺點是運輸成本較高,同時人工費比內地高,設備選型要選用高海拔系統(tǒng)。
中海陽西藏山南50MW槽式光熱發(fā)電項目將采用商業(yè)化運行模式,伴7.5小時儲熱,預計總投資為15.4億元,占地4000畝,籌備期一年,建設期兩年。項目所在地光照條件比較好,整體投資效益相對較好,理論電價計算后為1.2元/度。目前該項目已獲得了項目地方發(fā)改委的批審和立項并確定了電力接入。下一步工作是進行測光,環(huán)評水保等內容。
預計該項目到2015年年初將先期啟動測試回路的建設,建設期半年,到明年10月份啟動整體大項目的建設,也可能根據(jù)具體的項目融資情況,先建設10MW的項目。
談到尋求合作,章顥繽表示中海陽愿意和國內外投資方和技術提供方進行更多的技術和項目融資方面的合作,具體的合作方式可以非常靈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