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參與樂山“一號工程”的所有企業(yè)中,通威股份(9.00, 0.00, 0.00%)(600438.SH)顯得比較另類。作為其中唯一一家民營企業(yè),通威股份的主營業(yè)務也與能源產業(yè)沒有關聯。同時,在多晶硅行業(yè)混跡的那兩年,通威股份也一直保持其獨立性,沒有與國字頭企業(yè)“聯姻”。
不過,在2010年2月,通威股份卻“意外”宣布將其持有的四川永祥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永祥股份”)股權全部轉讓給控股股東通威集團。與兩年前的高調進入相比,通威股份兩年后黯然離開多晶硅則因難以抵擋行業(yè)下行,嚴重拖累業(yè)績。
一位新能源分析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通威股份本就不是純粹的光伏公司,看什么好就插手一下,沒利潤就離開,這也是作為民營企業(yè)的一大優(yōu)勢。目前,永祥股份也是樂山市唯一一家持續(xù)生產的多晶硅企業(yè)。
上市公司接盤和拋盤
永祥股份是通威集團和四川巨星企業(yè)集團在2002年11月共同投資設立的一家民營科技型股份制企業(yè),公司位于四川省樂山市五通橋區(qū)和犍為縣,旗下擁有四川永祥多晶硅有限公司、樂山永祥硅業(yè)有限公司和樂山市永祥多晶硅有限公司三個子公司。
通威集團做魚飼料起家,旗下上市公司通威股份也是一家主營業(yè)務為農產品(10.00, 0.00, 0.00%)類的公司。2008年2月,通威股份宣布以1.91億元從通威集團和巨星集團手中收購永祥股份50%的股權。
當時,通威股份表示,大股東通過向公司注入優(yōu)質資產,有利于更快更好地做大做強上市公司,同時交易完成后,永祥股份的化工和新能源業(yè)務也將成為上市公司的第二大主業(yè)。永祥股份此前計劃在樂山總投資近100億元,建成產能規(guī)模為1萬噸/年高純多晶硅生產基地。接下來的2008年9月,永祥股份首期年產1000噸多晶硅項目竣工投產,二期年產3000噸多晶硅項目奠基。
然而,在2010年2月,通威股份突然發(fā)布公告,將其持有的永祥股份1.54億股股份全部轉讓給通威集團并拋出增發(fā)方案。
多晶硅價格暴跌、企業(yè)盈利減弱成為通威股份“出血割肉”的原因。通威股份公告顯示,兩年來該項目合計僅貢獻利潤9715.61萬元,其中2008年毛利為9.54%,2009年則下降至0.18%。
這意味著,從購入到剝離,永祥股份為通威股份帶來的回報,僅達到當初收購價格的一半,多晶硅項目使上市公司損失1億元左右。截至2009年12月31日,永祥股份總資產為19.25億,其中負債高達14.38億,資產負債率高達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