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jù)說領先的光伏制造商去年都加強了其在全球市場上的地位,第四季度收入較去年同期增長12%。
IHS表示,2014年這些供應商占全球光伏組件需求的68%,而2011年僅為60%。基于其2014年最新的全球安裝量預測,二十大供應商的出貨量將超過30GW。
然而,最終的全年全球需求數(shù)字可能高于IHS的預測,因此如果像最初準備的對待,可能不會反映出2014年領先的二十家光伏供應商獲得或失去的實際的市場份額比例。
IHS指出,其預計領先的二十家公司2014年全年組件收入將達到二百一十四億美元。
曾在NPD Solarbuzz的IHS Technology首席分析師廉銳表示:“由于二十家領先的供應商獲益于強勁的全球光伏需求增長以及日益增大的市場份額,他們的光伏組件收入將繼續(xù)增長。我們預計他們將早在2015年第四季度就會達到歷史收入高峰。”
組件價格下滑意味著領先的供應商的整體收入增長尚未超越2011年達到的水平。
IHS表示,2014年第四季度平均銷售價格受到美元對大多其他貨幣強勁升值,以及由于光伏項目正倉促完成以趕在關稅截止日期前,對中國及其他低平均銷售價格地區(qū)出貨更高份額的組件的負面影響。
因此,據(jù)說二十大供應商混合平均銷售價格較2014年第三季度下滑4%。
據(jù)說二十大供應商混合組件銷貨成本已降至每瓦0.6美元以下,這是第一次發(fā)生。據(jù)說混合成本在第四季度已降至每瓦0.58美元。
隨著一個慎重的產能擴張階段已經(jīng)開始,IHS表示,在2015年需要頂尖供應商繼續(xù)增加收入以支持進一步產能擴張。
廉銳補充道:“要資助其產能擴張或收購,光伏組件供應商必須不斷提高自己的收入。由于這些公司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我們可以預期看到進一步行業(yè)整合。”
在二十大供應商中看到的最近的整合是期待已久的韓華新能源(Hanwha SolarOne)與韓華Q CELLS(HanwhaQ CELLS)的合并。
在此之前最后的整合是順風(Shunfeng)收購無錫尚德(Wuxi Suntech)。
根據(jù)數(shù)據(jù),預計出貨量增長最快的光伏制造商以較其他二十大供應商更高的水平擴大產能,幾家公司在三年內尚未恢復盈利,如英利綠色能源(Yingli Green),盡管是2012和2013年最大的生產商。
增長最快的主要供應商包括晶澳太陽能(JA Solar)、晶科能源(JinkoSolar)和阿特斯陽光電力(Canadian Solar)。主流日本供應商,如夏普(Sharp)和京瓷(Kyocera)在2014年停滯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