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olarFrontier:CIS薄膜太陽能電池效率18%
現(xiàn)行CIS薄膜太陽能電池轉換率為14%左右。2013年6月18日,SolarFrontier宣布,該公司在位于日本宮崎縣的國富工廠生產的CIS類太陽能電池組件的轉換效率達到了14.6%,最大輸出功率達到179.8W,實現(xiàn)了“與多晶硅型太陽能電池模塊的轉換效率基本相同的水平”。Solar在實驗室中,SolarFrontier在30cm見方的CIS類太陽能電池子模塊中實現(xiàn)了全球最高的17.8%的轉換效率。
CIS與CIGS薄膜電池路線之爭:誰能走得更遠?
結合實驗成果,通過將生產工藝進行改良后,SolarFrontier在CIS薄膜太陽能電池實際生產中將該技術成功應用。2013年12月19日,SolarFrontier宣布斥資約130億日圓于日本宮城縣興建一座CIS薄膜太陽能電池新工廠“東北工廠(暫定名)”,并預計在2015年3月量產,年產能達150MW。據日本產經新聞指出,新工廠所將生產的產品轉換率最少將提高至18%的水準。
FirstSolar:碲化鎘(CdTe)太陽能電池實驗室效率20.4%,產線組件效率14.22014年2月,經過NewportCorp旗下技術和應用中心(TAC)光伏實驗室認證,及美國國家能源部可再生能源實驗室(NREL)證實,F(xiàn)irstSolar的碲化鎘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的破紀錄地達到20.4%。刷新了2013年的19.6%的記錄。該技術證明CdTe薄膜電池性能正在大幅趕追趨于峰值極限的晶體硅電池。通過商業(yè)化實驗室技術和生產工藝,F(xiàn)irstSolar在其2013年第四季度業(yè)績的公告會議上宣布,其最新的生產線實現(xiàn)了14.2%的組件轉換效率。
CIGS薄膜電池誰爭雄:漢能與Manz公司CIGS薄膜電池的狹路相逢2013年10月28日外媒傳來消息,與Manz公司攜手合作的德國巴登-符騰堡邦太陽能暨氫能研究中心(ZSW)創(chuàng)造了一項CIGS新紀錄,實驗室最新CIGS薄膜太陽能電池新技術的轉換效率達20.8%,并正式由德國Frauenhofer太陽能中心(ISE)認證。該項技術使用了共蒸發(fā)的工藝,將CIGS電池實驗推上一個高峰。
當然,以上只是技術驗證產品。據可靠消息,Manz公司采用真空沉積技術制備的CIGS薄膜太陽能電池創(chuàng)下了轉換效率20.4%的記錄,而且已經成熟地大規(guī)模工業(yè)化了,產品已經具備成本競爭力。雖然尚未得到量產型產品實際效率,但是參考現(xiàn)有歐洲、美國和日本的主要銅銦鎵硒薄膜太陽能電池企業(yè)普遍超過13%效率的產品和其實驗成果,Manz公司的CIGS薄膜太陽能電池組件的量產效率肯定在14%以上。另外,Manz集團的CIGS薄膜組件生產線已經在云南石林啟用。
與之呼應的是漢能太陽能在CIGS薄膜領域的一系列動作。
2013年12月,漢能太陽能公布,公司基于MiaSolé技術已成功開發(fā)新的操作系統(tǒng),并取得突破性成就,包括使用MiaSolé技術的商業(yè)化生產GG-04玻璃太陽能組件已取得Intertek及UL之UL1703認證,確認其轉換效率高達15.5%,溫度系數亦降低至-0.40%/C以下;以及使用MiaSole技術之Flex-01柔性太陽能組件已取得UL發(fā)出之IEC61646及IEC61730認證。此外,繼Solibro的CIGS薄膜太陽能技術達至18.7%光伏組件效率后,其0.5平方厘米面積的CIGS薄膜太陽能實驗室電池也已提升至19.6%轉換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