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5月18日美國商務部初裁決定對中國光伏產品征收31.14%-249.96%的反傾銷稅率。2012年3月20日美國商務部作出裁決,對中國光伏企業(yè)征收2.9%-4.73%的臨時性反補貼稅。
2014年1月23日,美國商務部發(fā)布公告,決定對進口自中國的光伏產品發(fā)起反傾銷和反補貼合并調查。
不僅僅是我國包括美國企業(yè)在內都認為美二次雙反是“損人不利己”,從輿論上看,這次雙反對美國不太有利。
而“碳足跡”研究在這種敏感時候提出,不由的讓人多想。
狐貍的尾巴終會露出來,“為鼓勵各國生產太陽能板時能更考慮永續(xù)性,研究者們建議采取1種損益平衡的碳關稅(break-evencarbontariff)。”該論文第一作者DajunYue指出,這種關稅將奠基在不同區(qū)域生產的太陽能板之碳足跡與能源效率。
這句話,既可以說是對美國對我光伏產品二次雙反的一個解釋,也可以說是為了下一次對我光伏雙反鋪路。潛在意思就是美國對中國光伏產品征收反傾銷稅是有理由的,中國光伏產品不夠環(huán)保,污染嚴重,對美國有傾銷行為,我才會對中國反傾銷。用意之險惡可見一斑。
2、為多晶硅傾銷尋找借口
在歐美韓多晶硅的低價傾銷之下,中國43家已投產的多晶硅企業(yè),僅剩10家尚在開工生產,其余均已關閉生產線,即有76.7%企業(yè)已經停產。
針對這種情況,我國采取對歐美韓多晶硅征收反傾銷、反補貼稅的方法來保護本國企業(yè)。
2014年1月20日,根據(jù)《反傾銷條例》的有關規(guī)定,調查機關向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提出對原產于美國和韓國的進口太陽能級多晶硅征收反傾銷稅的建議。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根據(jù)調查機關的建議作出決定,自2014年1月20日起,對原產于美國和韓國的進口太陽能級多晶硅征收反傾銷稅。
即使中國商務部對美韓多晶硅雙反終裁與業(yè)界期待有一定距離,這次多晶硅雙反對美國多晶硅企業(yè)總會有一定的影響,而為了利益,美國也會尋找措施解決。
美國采取的措施就是輿論。這次提出“碳足跡”的概念,因為中國多晶硅太污染,所以使用我國進口的是應該的,而且應該多多進口我國的多晶硅。為美對我國多晶硅傾銷尋找借口且為以后的傾銷打下伏筆?;蛟S還有對我國征收美多晶硅雙反稅的不滿。
“雞蛋里頭挑骨頭”都能找到借口,更何況涉及到兩國貿易的大事。多晶硅的事件只是一個縮影,是美國為利益而找的一個借口。但是,事實已經擺在眼前,卻還是這樣說,就讓人難以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