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過去戀戀不舍的人,成就不了未來”
若歸結彭小峰解決危機的方法,那就是:往前走尋找新機會來解決歷史問題。
2014年3月31日,美國對沖基ApolloInvestmentAsiaLimited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申請文件,要求彭小峰進入個人破產程序——這是2012年底賽維陷入公司破產危機以來的又一個標志性危機,彭小峰個人也面臨破產。
這源于2011年彭小峰為了能讓多晶硅業(yè)務上市融資,而與國開金融、建銀國際和中銀國際三家金融機構簽下的對賭協(xié)議。
協(xié)議稱,如果賽維多晶硅沒有在兩年內,也就是2013年6月3日前完成IPO,那么賽維LDK需要支付贖回價格等于100%的2.4億美元認購價格,加上23%的內部回報率,除此之外每個投資人將獲得至少1500萬美元的股息。據(jù)媒體報道,彭小峰彼時壓上了個人資產為此做了擔保,如今賽維違約,自然追溯至彭小峰身上。
“分拆多晶硅業(yè)務上市是不得已之舉。”一位彭小峰舊部對南方周末記者說,一切都是為彌補2008年大舉投資多晶硅犯下的錯誤。2008年,彭小峰投資120億元在新余新建一個1.5萬噸的多晶硅生產基地。
這個決定帶來的巨大而沉重的投資,不僅直接將其從新能源首富的位置下拖下馬,還導致了此后6年賽維都在為當時的“雄心”埋單。
和他同時代的大佬相比,彭小峰并不是唯一選擇在多晶硅上冒險的人。2007年底,全球多晶硅價格飆升至三百多美元。彼時,尚德開始著手布局亞洲硅業(yè),天合光能董事長高紀凡則宣告了10億美元多晶硅項目投資。只是到了2008年初市場變化,高紀凡果斷停止了1萬噸的項目建設。施正榮則選擇股權合作方式。只有彭小峰,在看到了風險時,還是選擇了繼續(xù)。
因為沒有及時在多晶硅項目上剎車,此后賽維不得不分拆多晶硅業(yè)務上市來解決融資問題。之后發(fā)生的事情環(huán)環(huán)相扣——上市失敗,被清盤人要求個人破產;為填補光伏債務,東山再起進入電商,電商業(yè)務首戰(zhàn)受挫,再次調轉車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