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歐貿易案背后的公司瞄準包括印度在內的其他國家后,現(xiàn)已席卷馬來西亞和臺灣的中歐太陽能貿易爭端幾乎肯定會蔓延。
在歐盟委員會表示其將對通過馬來西亞和臺灣轉運產品以規(guī)避歐洲進口關稅的中國公司展開調查(點擊查看PV-Tech此前相關報道)幾天后,SolarWorld日前在接受PV-Tech采訪時表示,其正在其他海外地區(qū)收集類似活動的證據。
SolarWorld副總裁米蘭·尼茲西科(Milan Nitzschke)表示:“我們已正在收集其他國家的規(guī)避資料。”
“當出貨量大幅提高時,我們將立即提交反規(guī)避案,就像剛剛開啟的那一個。如果有人想要觸犯,他們得試圖尋找其他方式。因此,我們必須認識到通過馬來西亞和臺灣轉運的出貨量,現(xiàn)在可能通過印度或印度尼西亞等國轉運。但你無法僅在一個貿易案中橫掃一切。”
尼茲西科表示,印度是一個有強有力的證據證明企業(yè)“愿意幫助規(guī)避”的國家。
他表示:“當交易量提高時就采取行動。”他提及貿易方式的轉變,促使SolarWorld要求該委員會調查馬來西亞和臺灣。
似乎該行業(yè)已經準備好迎接中歐貿易爭端不斷升級的前景。
在接受PV-Tech采訪時,前身為歐洲光伏產業(yè)協(xié)會的貿易機構SolarPower Europe的首席執(zhí)行官詹姆斯·沃森(James Watson)表示,如果SolarWorld最新的投訴成功,可能產生滾雪球效應。
他援引最近中歐就自行車制造產生爭端的例子,在該爭端中,由于歐洲制造商追擊其中國競爭對手通過在其他國家制造規(guī)避關稅,越來越多的國家被涉及。
“你可以想象,如果(SolarWorld)(對馬來西亞和臺灣)成功,那么可能將推動泰國——天合光能正在泰國建設——或者菲律賓,SunPower在那里。這可能會滾雪球。”
“由于我們將看到我們所不希望的貿易爭端的延續(xù),所以如果其通過任何想象的延伸而滾雪球,真的不是好消息。如果你現(xiàn)在能夠以臺灣和馬來西亞開始,六個月后可能是菲律賓、泰國,然后是越南、印尼、印度——任何你碰巧去到的地方。然后是韓國和日本怎么樣?”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是歐盟對在馬來西亞和臺灣等地區(qū)制造的非中國企業(yè)的任何反規(guī)避措施的影響。
中國制造商天合光能(Trina Solar)的總裁本·希爾(Ben Hill)提出了SunEdison和韓華Q CELLS (Hanwha Q CELLS)等公司的前景,他們都在馬來西亞擁有制造業(yè)務,陷入調查,歐盟可能采取任何行動。
希爾表示:“并非100%確定,但他們可能將違背承諾。因此,可能產生巨大影響,歐盟沒有意識到。我們過去幾周對話貿易總署,他們不知道這對于該行業(yè)意味著什么。”
尼茲西科淡化這種不可測事件的發(fā)展前景。他擔任歐洲早前貿易案背后的公司SolarWorld領導的歐洲行業(yè)機構EU ProSun的總裁,他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沒有參與“逃避海關”的臺灣和馬來西亞“真正的”光伏制造商應該沒有什么好怕的。
尼茲西科表示:“歐盟措施應阻止中國通過第三方國家傾銷及規(guī)避,否則來自臺灣和馬來西亞等地不合法的太陽能產品將繼續(xù)免稅被進口到歐盟。”
“產品在臺灣和馬來西亞正常生產的公司,被邀請在七月初的截止日期前向歐盟委員會知會,請求豁免額外關稅。”
韓華Q CELLS的一名發(fā)言人附和這一觀點:“我們已經聽說歐盟委員會的調查。當然,我們將與他們非常緊密地合作,回答所有問題。關于這一調查對于韓華Q CELLS的意義,你知道,我們擁有非常國際化的生產結構,包括我們在馬來西亞的原始生產,由于該調查的目標是阻止中國電池或組件規(guī)避承諾,我們相信,對于這類調查,韓華Q CELLS將不會有任何問題。”
沃森表示,SolarPower Europe認為規(guī)避最低進口限價以及關稅是錯誤的,由于其非法,但是發(fā)生的原因——最低進口限價和關稅——也是錯誤的,因此應加以解決。
沃森表示:“我們想說的是去除最低進口限價,擺脫關稅,由于我們恢復市場價格,正常自由公平交易,實際上不需要任何人規(guī)避任何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