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試驗驗證方法
4.1高溫淋雨試驗
4.1.1高溫淋雨試驗的場景分析
淋雨試驗室在高溫、高濕的條件下,通過冷水直接沖淋試驗樣品,讓樣品外部快速降溫,此不僅是驗證試驗樣品的IP防護等級,同時也是驗證內部凝露的風險。一般通過內部貼濕度試紙的形式來檢查內部是否發(fā)生凝露。同時也可進行帶電試驗,檢測逆變器在高溫淋雨時是否得到保護或失效。
夏天在高濕特別是在熱帶雨林地區(qū)使用的時候模塊內部容易有凝露情況發(fā)生,通過淋雨試驗來檢驗IP65等級的抗凝露能力,優(yōu)化內部單板設計。正常使用時,模塊內絕對濕度變化非常小,而下雨天模塊內的平均溫變速率已大于了4度/分鐘,加上風速影響,溫變率會進一步加大。
4.1.2高溫淋雨試驗方法
在專用的淋雨箱保持10H,自動開啟噴水,同時溫箱開始降低,功率開始關閉,噴水0.5H后,開啟功率,10分鐘后,關閉噴水,在噴水快速降溫的過程中,關閉逆變器的功率,能提高溫變率,兼容逆變器內部損耗影響。如此循環(huán)10次,時間168H。試驗過程中檢測功率運行機器情況。試驗完成后開箱檢查試紙情況。
4.2PTC帶電溫循試驗
4.2.1快速溫循的場景分析
PowerandTemperatureCyclingTest:帶電溫循測試
帶電溫循測試的目的是為了暴露產(chǎn)品在不同溫度條件長期運行時的潛在缺陷。通過循環(huán)的快速溫變加速產(chǎn)品在實際的場景的高低溫的變化,驗證產(chǎn)品對環(huán)境的適應性和長期可靠性的主要方法,特別是材料的熱匹配特性。通過帶電運行的方式,能實時的檢測逆變器狀態(tài)。
4.2.2PTC帶電溫循試驗方法
業(yè)界大部分試驗最多用300CYCLE。由于逆變器的特殊性,每天都在溫變,壽命期內的溫變光晝夜溫變次數(shù)為365*25=9125次,采用1000CYCLE的加速驗證是必要。最低溫度到-40℃,高溫到80℃,溫變15℃/分鐘,具體的參考下面的試驗時序曲線圖。
高溫和低溫停留時間根據(jù)產(chǎn)品自身的熱容特性選擇,對于密閉型較大樣品建議選擇1H以上。在高溫和低溫過程中,可進行多次的上電和下電試驗測試。驗證低溫和高溫啟動性能。在高溫段,可增加多次上電下電操作(間隔時間大于逆變器并網(wǎng)最小間隙時間)。
試驗完成后可對內部單板進行檢查,還要求對內部單板,功率管進行檢查,看是否存在裂縫,焊接不良,器件的封裝和本體無開裂現(xiàn)象,塑料無明顯的變形等。檢查完成后可進行完成的電特性測試,分析試驗前后特性是否沒有明顯的劣化。
4.3外場暴露
4.3.1外場暴露的場景分析
外場暴露可讓逆變器在太陽光照下直接照射,比專門的模擬光照試驗更接近實際場景。為了更好的模擬實際的現(xiàn)場,放到沿海地區(qū)爆曬不僅綜合驗證了抗潮濕、抗鹽霧、抗太陽暴曬能力。海南萬寧是一個比較理想的暴露外場,其有高溫、高濕、高鹽。此地區(qū)臺風、降雨、高溫交變明顯。在夏天,最高溫度到35℃,機器外殼到60℃以上,在突變的下雨條件下,外殼降低30℃。海邊外場是一個咸濕、淋雨、快速溫變綜合試驗,能更好的驗證產(chǎn)品的穩(wěn)定性。
4.3.2外場暴露試驗方法
選擇海邊350M的試驗區(qū)。通過支架斜掛固定架,接入專用的模擬的PV直流源,監(jiān)控系統(tǒng),直接和電網(wǎng)并網(wǎng)。每周對逆變器的狀態(tài)進行巡檢,觀察其發(fā)電量,內部溫度的主要參數(shù)。外場暴露是一個開放的資源環(huán)境,試驗站每天記錄濕度、溫度、分析鹽分含量。模擬逆變器運行,每天早上7:00開機,并網(wǎng)輸出功率,晚上7:00后待機,關閉功率輸出。試驗周期1年以上。